“这些旧阀门、旧管子,真的只能当垃圾?”青海油田采油二厂乌南联合站维修班班长王振山带着班组成员翻出积灰的废料堆,拿起一个生锈的阀门,当场拆解、清洗、更换密封圈金猪配资,装回设备后,竟顺利运转。
“所有的废旧材料都是宝贝!”王振山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组织下,班组成员每天利用闲暇时间围着淘汰的旧配件“打转”,给旧开关整形、对旧管子焊接刷漆、在旧钢板上打孔制作过滤器……只为让“下岗”的物件重新“上岗”,维修班自此成了修旧利废的“淘宝班”。
为巩固“五型”班组创建成果金猪配资,全面打造班组建设提质增效“升级版”,采油二厂乌南联合站聚焦成本管控找问题、解症结,真正做到“淘宝”有招。今年以来,班组已整理清洗废旧化学用具112件,累计保养电机30台、维修设备43次、修复阀门9只,完成小改小革2项,节约成本2万余元。
节能挖潜,“淘宝班”练实战硬功夫。“别看滤芯是个小东西,一年累计下来也得花不少成本。”在“淘宝班”,维修场地还成了“比武场”,班组成员比谁的翻新技能高、谁的改造利用价值大。凭着这股劲头,垫圈、螺丝这些不起眼的小物件,都成了降本增效的“主力军”。
“修旧不是‘凑合’,是真本事!”在维修班操作间里,这句话是班员们挂在嘴边的准则。没有固定的操作手册,班组里的经验,全是在与废旧零件的反复磨合、跟设备故障的一次次较量中练出的实战硬功夫。
一次,乌南联合站循环泵房的泵体突然出现故障。要是等新零件送来,至少得耽误半天生产。“拆旧泵!找能用的零件!”维修班班长王振山当机立断,班员陈少芳等人立刻忙活起来。
大家一边用砂纸打磨旧泵零件,一边打趣:“可不能让‘淘宝班’的招牌砸在这事儿上!”班组几人分工协作,拆零件、测精度、重组装,折腾了3个多小时,泵体终于重新轰鸣。泵体“复活”的关键,正是班组平时从旧泵上拆下来、逐一修复的核心零件。
从修旧到利废,再从利废到创新。“我加工的这款除垢工具,能实现带压清除根管内杂质,且全程无需放空泄压。该工具带来的工时节约效益大概是0.2万元。”班员陈敏还在乌南联合站自主研制了压力表根管除垢工具。
“淘宝班的经验,得让全站都用上!”2025年,随着“淘宝班”成效愈发显著,采油二厂乌南联合站顺势推动“全员算账”,将“修旧利废”的理念从维修班扩散到各个岗位,画出降本增效的“同心圆”。
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中,采油二厂乌南联合站坚持“精细管理、科学维护”,定期开展进气汇管、气液分离罐等排污作业,优化运行参数并加强巡检,既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又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率;在外购电管理上,充分利用峰平谷电价政策,将设备反洗时间调整到谷时,最大限度降低用电成本;在化工料使用环节,在确保原油外输含水合格的前提下,合理下调破乳剂添加浓度,水区管理中则及时测硫调整加药量,避免一丝一毫的药剂浪费。
“该花的花,该省的必须省!能俭不奢、能用不换、能修不买,这是我们的‘铁规矩’。”王振山说,不久前班里又成功修复3个阀门、1个电动阀执行机构,重新投入使用后,不仅省下了费用,更让员工的节约意识、创新能力再上一层。
如今,“金点子”“我为提质增效献一计”等活动在采油二厂乌南联合站内蔚然成风金猪配资,小革新、小创新不断涌现,这也让集经验与成果于一体的“淘宝班”成为乌南联合站里修旧利废的标杆和榜样。(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温彦博 孙成华)
倍查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